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培养跨学科思维 迎接未来新挑战——2017届毕业典礼致辞
更新时间:2017-06-20 18:50:33点击次数:

培养跨学科思维 迎接未来新挑战

——2017届毕业典礼致辞

hjc黄金城集团院长 熊峰 教授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

在这栀子花香的毕业季,我代表学院对你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衷心的祝贺!明天,你们还将参加学校举行的毕业典礼,当学士帽的流苏从右边拨向左边时,标志着你们正式毕业了,也标志着你们结束了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旅程,即将开启一段新的征程。

这几天我一直沉浸在毕业的感动中,我的心情与你们一样激动、兴奋,尽管对我已经是第30次欢送毕业生。我熟悉你们中的很多人,虽然有些同学我叫不上名字,我很为你们骄傲。这些年来我们学院培养的人才综合素质越来越高,毕业生越来越受到赞誉,逐渐形成了建环特色。现在学校正在推进双一流建设,学院也在思考未来的人才培养的战略。作为老师,今天是算是对你们的最后一节课,我想与大家谈谈跨学科思维。

所谓跨学科思维,即能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自觉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实现融合创新,寻找解决问题综合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方面技术纵深化,另一方面系统扁平化,因此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跨学科思维。下面我想围绕我们学院的学科领域谈谈我对跨学科思维的理解。

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城市化率已达52%,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由初级水平到中级水平的转折点,城市由聚集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人口拥挤、就业困难、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正困扰大多数城市,影响到城市的健康发展。要解决城市病,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寻求新的绿色解决方案,未来的建设类人才必须具备绿色理念、创新精神、实践技能以及综合思维等基本素质。运用单一学科知识已经难以有效解决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整合多学科资源,除了我们自身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如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知识,并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最终寻找到合理共赢的解决大城市病方案。

二、科学技术步入21世纪之后得到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理念不断涌现,如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大家肯定对ALPHA GO记忆犹新、无人驾驶也呼之欲出,未来的世界似乎要超出我们的想象了。再如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土建行业未来的工作平台的BIM技术,都体现了一种多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因此未来的技术领域划分会越来越模糊,只有具备跨学科思维,能有效整合各种资源、融合多种学科知识的人才,才能遨游其中、如鱼得水。

第三,跨学科思维是未来职业发展的最好准备,我们选专业时很多同学家长考虑的是就业,都想寻找热门行业,殊不知,热门冷门是相对的,社会的发展没有永远的热门行业,唯有自身素质和能力才是职场的不败法宝。建环学院有10个本科专业,每年本科毕业生有500余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想有许多同学从事的工作会与你们本科阶段所就读的专业不对口、甚至大相径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学环境工程的同学可能做了行政管理,学力学专业的同学可能去了IT行业,我今年去美国访问,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精准医疗课题组遇到了我们力学86届的校友,她在那里从事基因排序的数据分析工作,她告诉我她去之前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基因,但是,凭借大学期间培养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她很快做出了成绩。今天你们会吐槽所学无用,明天它就会成为你的看家本领,因此使自己具备较高的跨学科素养,拥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最终打破传统行业的束缚,创造性地接受不同领域的挑战,最终在工作中脱颖而出,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生力军与中坚力量。

作为院长,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深深思考:在我们学院的平台上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学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科多、专业齐全,给跨学科人才培养打下了基础。因此,近五年来,学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打造跨学科平台,为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营造良好而浓郁的氛围。

首先,学院从自身的发展特色出发,利用学院6大一级学科的优势,鼓励不同专业的老师们交叉融合,形成跨学科研究团队或课题组,开展跨学科新技术的研发,以拓展新的学术方向,如结构工程结合生态环境、节能技术等方向,在绿色建筑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此外,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创新活动,特别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联合科研团队或者学术社团,让大家能够多接触多交流,培养跨学科思维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像我们学生三大计划科研团队、还有我们许多学科竞赛团队都有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从2016年起,学院还实施了各种联合毕业设计活动,包括我们院内的五专业联合、与校外的四院校、三专业的联合毕业设计,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还有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联合实施的GUDP项目,不仅有我们学院各专业的同学,还有经济学院、公管学院的学生,通过这种项目研究式的培养方式,使大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碰撞、融合,吸取其它学科的思维模式,锻炼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院学校还有大量的跨专业选课,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对未来的人生期许选择自己感兴趣认为有用的课程,为培养跨学科思维应对未来挑战提前做好知识储备与技能储备。

在课外活动中,学院也注意营造融合的氛围,像我们开展的各种文体活动,还有社团活动,对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培养领导与组织协调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学院有各类学术型社团18个,多个社团比如青筑学社、鲁班菁英俱乐部、江安环境研究学会、结构设计交流协会等都开展过很好的活动,受到了学校的各种表彰,在座的很多同学肯定都参与其中、感同身受。我坚信,你们在建环这个大家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跨学科的熏陶,积累了不同的跨学科能力,会对你们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次土木专业认证,我们的专家召开了毕业生座谈会,后来专家告诉我,其中有一名我前几年指导毕业设计的同学就谈到,当时我要求他们应用BIM出结构图,使他们提前接触到了BIM概念和软件,为他现在的应用BIM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那么对我们各位同学,特别是即将告别学院平台的你们,如何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自觉培养自己的跨学科意识?迎接未来的挑战,我觉得要从下面几个方向做起。

一是希望各位同学要继续保持一颗纯真而浓厚的好奇心,保持对新事物新理念不断探寻的激情。美国著名天使投资人布累耶对年轻人教育和成长的建议是:旅行、跨学科学习和永保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只有具备探索的欲望,才有再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对跨学科的知识,平时要有兴趣积累,关键时候才能火花一显。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们也会为生活所累,为各种现实的问题所困,但我希望大家要做到人累心不累,有一份自信、一份定力,永远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一颗童心,主动追求新概念、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潮流。

二是希望大家加强人文、社科领域知识的学习,加强艺术的修养。未来最好的领袖应该是文理皆通的人才。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和社会的学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真正的需求,因为我们一切工程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同时学习人文科学思维、提高艺术的鉴赏力,有助于工科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总体上,文科思维是一种发散的、非线性的思维,充满了自由奔放,与工科严谨务实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很好的互补,能帮我们跳出具体问题、激发潜在的创新能力。因此人文科学知识越来越受到理工人才的青睐。

三是希望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工作或学习中要有主动寻求跨学科项目的意识,积极加入到跨学科团队,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跨学科思维并培养解决跨学科问题的能力。跨学科问题常常是综合的,需要多学科专业人士合作,同时它也是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加入其中需要勇气。当然,它也往往是开创性的,你介入越早,就越有机会成为某一领域的开拓者,因此大家要有很好的敏锐度,积极追寻新的机会,并且具有迎接挑战的勇气。

最后希望各位同学能树立起学无止境的意识。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大学生活的结束不代表学习生涯的结束,相反它应该是一个新起点,以你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培养的学习能力为基础,进一步追逐新技术新理念,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希望你们能不断思考,及时领悟,积极拓展,在实践中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祝愿各位同学在新的征程里,注重培养跨学科思维,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一方栋梁,引领时代潮流。最后再一次祝贺大家顺利毕业,记住常母校看看,学院永远欢迎你们!

hjc黄金城集团院长

熊峰教授

20176

(编辑:曾伟珉)
招聘信息 | 学院介绍 |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 科研平台 | 学科建设 | 教学评估


学院地点:成都市四川大学行政楼一楼(望江)
党政办:85405534、85408889 教育发展中心:85405613、85463775 学生工作组:85407049
成都市双流区川大路建环大楼(江安) 党政办:85990865、85999959;学生工作组:85990968
Copyright@2010-2080 jimi100.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hjc黄金城集团 - 黄金城xhjc官方网站
网站备案:蜀ICP备05006382号 邮编: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