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c黄金城集团基层教学活动工作简报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教研室
(2021年第 2期)
土木工程系为了保障本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一年来,土木工程系围绕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大讨论,双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思政课程、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卓越工程师计划、教改、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全系教师积极参与,踊跃献言献策,教研活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
2021年9月10日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2021年师德建设宣传月相关内容及《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时组织传达学习,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记“国之大者”,切实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对广大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应严格按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二、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021年9月24日,教研室集中组织进行了“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学研讨活动。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文件,强调老师们明确学习计划,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落实举措,强化督促指导。引导教师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凝聚团队力量,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并且为提升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老师间进行了国家自然基金获得者经验分享活动,相互学习促成长。
三、履职尽责、落实工作,开展课程思政研讨及2022年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推进会
2021.10.22下午结构教研室进行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强化党建引领 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土木本科教学计划基层教学工作讨论交流会和2022年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要全面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党建工作各项要求切实落实到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全过程和各方面。
结合会议精神,具体有效落实工作任务,教研室集中组织进行了“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教学研讨活动、“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土木本科教学计划基层教学工作讨论交流会和2022年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推进会。
“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教学研讨活动就课程环节结合专业融入思政,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做到“课程门门讲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方法、教学环节教师的行为举止、管理规范学生的做法,强调上课管理和上课记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根据2022届毕业设计总体工作安排,开展教研活动讨论安排毕业设计进展情况,202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时间要求如下:选题工作须在本周至第7周完成(已完成),答辩及成绩确认工作须在2021-2022学年春季学期第13周至14周完成(2022年5月25日之前完成)。为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工作时间为16个星期。
四、一流课程建设、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准备工作
2021.12.3下午教研室进行了一流课程建设的研讨,2021年教研室课程《建筑抗震设计》、《结构设计原理上》、《土木工程概论》等被评为四川省一流课程(线下、线上、线下线上混合式),因此结合课程申报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进行了研讨交流。会议中针对一流课程建设申报、筹备等相关各项工作情况展开研讨。结合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和布置,因本次评估会是大土木合并后的评估,课程体系、课程的资料等都需要各位老师的积极参与及配合,因此需要各位老师认清工作的重要性,及早开始准备工作。
围绕这两主题,各位老师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表示针对土木工程一流专业建设任务,要抓住机会,力争一流课程建设、本科教学、课程、金课、MOOC更好的发展;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评估(认证)全体老师都要行动起来,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保持战略定力,一起努力积极提供相关辅佐资料,提升我系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